● 动画专业 ●
(专业代码:130310)
01
整体介绍
动画专业Animation,专业目录:戏剧与影视学。
学制:四年,授予学位:艺术学学士。
主干学科:电影学、戏剧学、美术学、设计学、艺术学理论
核心课程:CG插画、场景设计、角色设计、动画剧本创作、中外动画史、动画视听语言、动画赏析 动画运动规律、动画剧本分镜、建模、材质与灯光、动画、动画特效、影视后期合成。
实践教学环节:专业实习、图形图像媒体艺术、三维高级动画设计、动画软件应用、动画综合创作A、动画综合创作B、动画项目推广、动画策划、专业考察、毕业设计前期策划、创业创新实训、社会实践、毕业设计(论文)。

图1动画专业学生作品

图2动画专业学生获奖动画
02
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
本专业面向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和动画行业人才需求,培养具备较强市场意识,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,掌握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创作基本技能,能在游戏、影视和动画制作团体、动画应用机构、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、动画创作、动画推广和动画应用,以及在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、创新型人才。

图3动画专业学生获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图4动画专业学生作品
03
培养规格与要求
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动画专业必要的理论知识,有较强的动画策划、创作和推广技能;掌握独立完成动画从策划、创作到推广的至少一个重要环节,能够与他人合作策划、创作、推广一至两部动画短片或动画应用项目,并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;能够基本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所要创作的动画作品进行综合分析,阐释其意义、把握其风格、运用相应的动画技艺使其得以实现,并能有效的推广自己创作的动画作品。
要求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影视、戏剧及文化艺术领域方面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,具有较好的中西方传统文化素养,文学艺术修养,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、思想素质、道德品质,以及法治意识。
04
培养特色
动画专业具有“多元开放,协同创新”、“多维一体,产教融合”、“人文养成,学科交叉”三大培养特点。汇集各方创新力量和资源,组建开放多元的协同创新团队;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,打破年级、班级、专业的壁垒,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,形成集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实体工作室制办学模式;以人文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,强调动画艺术原创、动画媒介和人文主题的实验性探索,通过协同企业、高校、跨学科领域等各方资源“为我所用”,构建前瞻性、人文性、多元化、个性化的学科交叉创新培养模式。
05
师资队伍
动画专业现有教师7人,其中博士后1人,博士4人,硕士2人,平均年龄37岁。博士及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70%。现有硕士生导师1人,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艺委会理事1人,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(动画绘制员)1人,教育部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专家委员1人,广东省动漫协会会员1人,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1人,广州市动漫协会会员2人。本专业教师近五年来,国家教育部课题立项1项,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6项,省级课题立项1项,开展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高职、中职国家骨干教师培训项目3次,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次,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、省级比赛获奖80余项,在科教和人才培养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浓厚的热情。
06
教学条件
动画专业教学区位于校本部,毗邻科韵路一带创意产业园区,动画专业学生就业地利条件优越。动画专业拥有5个动画实训室,其中3个作为学生的固定工作室,环境优美、学习氛围浓厚,是培养动画行业人才的摇篮。
07
毕业生就业及升学
就业前景:在游戏、影视和动画制作、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、动画创作、动画推广和动画应用,以及在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。
动画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为:2018年100%、2019年95.65%、2020年88.37%。其中,在2020届本科不同专业就业质量指数为86.34%,全校排名第6。毕业学生对工作薪酬、内容、氛围,以及专业相关度、适应度、胜任度、职业发展前景满意度较高,位于全校前列。具体如下图所示。

图5广师大2020届本科不同专业就业质量指数
07
招生关键数据
动画专业2018年以来招生人数、录取最低分、录取最低排位如下表所示。

图6动画专业招生关键数据